一、核心需求分析
内网穿透场景下,云服务器主要承担流量转发功能而非数据处理,因此配置选择需重点关注网络性能和稳定性。建议优先选择1核CPU、1GB内存的基础配置,搭配SSD存储提升IO效率。需确保服务商提供至少99.9%的可用性承诺,并支持弹性带宽调整。
二、基础配置建议
建议选择以下硬件组合:
- CPU:1核(阿里云t6实例/腾讯云轻量应用服务器)
- 内存:1GB(Ubuntu/Debian系统内存占用更低)
- 存储:20GB SSD(满足frps服务端及日志存储)
三、网络与带宽选择
优先选择香港、日本等靠近用户群体的节点,可降低网络延迟。带宽建议:
- 基础场景:5Mbps带宽(支持2-3人同时访问)
- 视频传输:10Mbps以上带宽(需配合流量监控)
注意选择按量计费模式,避免带宽闲置浪费。
四、服务商选择策略
推荐优先考虑具备以下特征的云服务商:
- 提供NAT穿透专用镜像(如预装frps的镜像)
- 支持IPv6双栈协议(增强穿透兼容性)
- 具备免费流量套餐(如阿里云ECS突发性能实例)
五、安全优化配置
安全加固应包含:
- 启用VPC私有网络隔离
- 设置SSH密钥登录替代密码
- 配置防火墙白名单(仅开放必要端口)
建议每月进行安全组规则审计,并启用DDoS基础防护。
选择内网穿透服务器应以网络质量为核心考量,采用低配硬件+弹性带宽的组合方案。优先选择提供穿透工具镜像的服务商,并通过VPC网络隔离与访问控制实现安全加固。定期监控流量消耗,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动态调整配置参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