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强化身份认证机制
采用多因素认证(MFA)是抵御暴力破解的核心策略,通过结合密码、动态令牌或生物特征验证形成多重防护。同时应强制实施强密码策略,要求密码包含大小写字母、数字及特殊符号,且长度不低于12位。
对于关键账户,建议禁用默认管理员账号并创建独立权限用户,例如Linux系统需关闭root账户远程登录功能,通过PermitRootLogin no
指令实现。
二、实施网络层访问控制
- 修改默认服务端口:将SSH、RDP等服务的默认端口改为高位端口,规避自动化扫描工具识别
- 配置防火墙规则:仅允许可信IP地址访问管理端口,拒绝所有非必要协议通信
- 部署入侵检测系统(IDS):实时分析网络流量特征,自动阻断高频次认证请求
三、优化系统安全配置
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补丁,消除已知漏洞带来的安全隐患。建议开启自动更新功能,确保安全补丁在发布后72小时内完成部署。
通过账户锁定策略限制登录尝试次数,例如设置连续5次失败登录后锁定账户30分钟,有效阻止密码穷举攻击。
四、建立监控与响应机制
启用系统日志审计功能,重点关注以下三类事件:
- 非常规时间段的登录行为
- 同一IP地址的密集认证请求
- 特权账户的权限变更操作
建议每日查看lastb
命令输出的失败登录记录,结合自动化告警系统实现异常行为实时响应。
综合运用身份认证强化、网络访问控制、系统加固和持续监控四层防护体系,可有效降低云服务器被暴力破解的风险。企业应建立定期安全评估机制,根据攻击手段演变动态调整防护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