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初始服务器配置
通过SSH工具连接服务器后,建议优先执行系统更新操作,确保软件包处于最新状态。例如在Linux系统中使用yum update
或apt update
命令完成基础环境更新。
配置防火墙策略是保护服务器的首要任务,推荐执行以下操作:
- 开启默认防火墙服务
- 仅开放必要端口(如HTTP 80/HTTPS 443)
- 限制SSH访问IP范围
二、安全加固设置
创建普通用户并配置sudo权限,禁用root账户直接登录可显著提升系统安全性。推荐采用密钥认证方式替代密码登录:
- 生成SSH密钥对
- 将公钥上传至服务器
- 修改SSH配置文件禁用密码登录
修改默认SSH端口能有效减少自动化攻击,建议将端口号改为1024以上的非标准端口。
三、应用环境部署
根据项目需求安装运行环境,典型配置流程包括:
- 安装Web服务器(Nginx/Apache)
- 部署数据库(MySQL/PostgreSQL)
- 配置PHP/Python等语言环境
建议使用Docker容器化部署,可通过预构建镜像快速搭建标准化环境,同时保持系统环境整洁。
四、监控与维护
配置资源监控系统可实时掌握服务器运行状态,推荐方案:
- 安装Prometheus+Grafana监控套件
- 设置CPU/内存/磁盘使用率阈值警报
- 启用日志轮转机制
建立自动化备份策略,建议每日通过rsync同步关键数据至对象存储,并保留最近7天的备份快照。
新购云服务器的配置应遵循安全优先原则,从系统加固到应用部署形成完整防护体系。定期维护更新和监控报警机制能有效保障服务稳定性,容器化技术则可提升环境部署效率。建议至少每月执行一次安全审计,及时修补潜在漏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