责任划分模型
云计算领域普遍采用安全责任共担模型,该模型明确划分了用户与服务商的安全职责边界:
- 服务商负责基础设施层安全:包括物理服务器、网络设备、虚拟化平台等底层架构的防护
- 用户承担应用层安全责任:包含操作系统更新、应用程序防护、数据加密等具体业务安全措施
用户的安全责任
根据《公司法》第三条及网络安全相关法规,用户需承担以下核心义务:
- 定期更新系统补丁和漏洞修复
- 配置合理的安全组访问规则
- 实施数据备份与加密保护措施
- 建立内部安全管理规范
若因用户操作失误导致安全事件,需承担主要责任。如阿里云用户未启用两步验证导致数据泄露,损失需自行承担。
服务商的安全义务
主流云服务商需通过ISO 27001等国际认证,履行以下安全保障义务:
- 提供DDoS防护等基础安全服务
- 维护全球网络安全防御体系
- 实施数据存储加密传输
- 建立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
如因服务商基础设施故障(如机房电力中断)导致损失,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。
典型案例分析
- 攻击类型:SQL注入攻击
- 责任认定:用户未及时更新Web应用补丁
- 判决结果:用户承担90%损失
云安全责任归属需根据服务协议具体约定,结合技术故障原因进行综合判断。服务商需持续完善基础设施防护,用户则应强化应用层安全措施,双方通过责任共担模型构建完整防御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