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扩容前的准备工作
- 数据备份:使用快照功能或手动备份关键数据,防止扩容过程中因意外导致数据丢失
- 磁盘类型确认:确定云盘是否支持在线扩容(如阿里云云盘)或需要停机操作(部分本地硬盘)
- 容量规划:根据业务增长需求选择扩容幅度,注意不同服务商的单次扩容上限(通常为10TB)
二、执行扩容操作
主流云平台的操作流程可分为三个步骤:
- 通过控制台调整云盘容量:阿里云ECS需在块存储页面选择目标云盘执行扩容,腾讯云则支持云硬盘在线扩容
- 确认计费方式:按需计费实例可能产生额外费用,包年包月实例需提前评估成本
- 选择扩容模式:优先采用无损在线扩容,若需停机操作应提前通知业务方
三、调整分区与文件系统
完成云盘容量扩展后,需在操作系统层面进行存储结构调整:
系统类型 | EXT4 | XFS | NTFS |
---|---|---|---|
调整命令 | resize2fs | xfs_growfs | 磁盘管理工具 |
分区工具 | parted/gdisk | DiskPart |
建议先使用lsblk
命令确认分区信息,再通过parted
或fdisk
调整分区表
四、验证与后续管理
扩容完成后需执行:
- 运行
df -h
或Windows磁盘管理验证新容量生效 - 进行IO性能测试,确保扩容未影响磁盘读写速度
- 设置监控告警,当使用率达到80%时触发自动通知
成功的硬盘扩容需要贯穿准备、执行、验证三个阶段,重点注意服务商差异化的扩容策略与文件系统适配。建议每季度审查存储使用情况,结合自动扩展功能构建弹性存储架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