计费模式核心解析
阿里云表格存储提供两种基础计费模式:
- VCU模式(原预留模式):通过预先购买计算资源获得稳定算力,支持弹性扩容按需付费,适合可预估业务场景
- CU模式(原按量模式):根据实时吞吐量计费,无资源上限约束,适合突发流量场景
混合计费模式可根据业务周期灵活组合,例如日常使用预留资源+突发时段启用按量计费。
2025年最新计费项说明
当前主要计费维度包含:
- 数据存储量:按小时计量本地冗余存储空间
- 吞吐量计费:区分预留/按量读写吞吐量
- 外网下行流量:按实际传输数据量计算
- 多元索引存储:结构化数据检索附加费用
预留吞吐量费用 =(调整前值×时长 + 调整后值×时长)/60分钟
五大省钱实战策略
- 资源包组合购买:存储套餐1TB仅需215元/月,比按量节省35%
- 弹性预留调整:根据业务波谷动态调整预留CU配置
- 流量路径优化:通过VPC内网传输规避外网流量费用
- 存储周期分级:低频数据转存至OSS冷归档存储
- 监控预警设置:配置账单异常告警阈值
优化存储成本方案
实施三级存储优化策略:
- 热数据保留在表格存储,响应毫秒级查询
- 温数据转存至OSS标准存储,降低30%存储成本
- 冷数据迁移到冷归档存储,成本仅为热数据1/10
配合定时数据生命周期策略,可自动化完成数据迁移。
通过混合计费模式+资源包预购+智能监控的组合方案,企业可降低40%以上的存储成本。建议每月进行成本审计,结合业务增长趋势动态调整资源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