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虚拟化技术架构
阿里云服务器基于XEN、KVM等虚拟化技术实现物理资源池化,通过Hypervisor层将CPU、内存等硬件资源抽象为可动态分配的虚拟资源池。其核心技术包括:
- 硬件辅助虚拟化:支持Intel VT-x/AMD-V指令集,实现接近物理机的性能
- 容器化隔离:通过Cgroups和Namespace实现进程级资源隔离,提升部署密度
- 热迁移技术:保障业务连续性的同时完成物理机维护升级
二、分布式存储系统
阿里云采用自研盘古分布式存储系统,通过三层架构实现数据高可靠:
- 元数据管理层:采用Paxos协议保证元数据强一致性
- 数据存储层:使用EC编码实现数据冗余,存储利用率提升至80%以上
- 接入层:提供POSIX/NFS/CIFS多协议访问支持
类型 | 延迟 | 吞吐量 |
---|---|---|
ESSD | 0.1ms | 10GB/s |
OSS | 10ms | 100GB/s |
三、弹性计算架构
神龙架构通过软硬协同优化实现极致弹性:
- 硬件加速器:集成Virtio-offload芯片降低虚拟化损耗
- 资源秒级供给:30秒内完成10,000核CPU资源分配
- 智能调度算法:基于实时负载预测的跨AZ资源调度
四、安全防护体系
多维度安全架构包括:
- 芯片级可信执行环境(TEE)保障密钥安全
- VPC网络隔离结合安全组策略实现微分段防护
- 全链路加密传输支持国密算法
五、混合架构实践
阿里云支持多种架构混合部署:
- 弹性裸金属服务器:物理机性能+云上弹性
- 异构计算集群:整合X86/ARM/GPU架构资源
- 边缘-云端协同:通过LinkEdge实现5ms内响应
阿里云服务器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池化、分布式存储保障数据可靠性、弹性架构应对业务波动、安全体系构建可信环境,配合混合部署能力满足多样化场景需求,形成了完整的云计算技术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