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迁移前准备
服务器迁移需从三个维度进行准备:
- 环境评估:记录源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版本、磁盘分区结构、安全组规则及网络拓扑
- 数据备份:使用阿里云快照功能创建系统盘/数据盘备份,并通过OSS存储重要配置文件
- 网络验证:测试源服务器与目标机房的网络连通性,确保开放8703、8080等迁移必需端口
- 小型迁移:阿里云镜像服务+SCP命令
- 复杂迁移:服务器迁移中心(SMC)工具
- 数据库迁移:结合DTS数据传输服务
二、迁移实施步骤
标准迁移流程包含以下阶段:
- 创建目标实例:选择与源服务器相同配置的ECS实例,建议保留10%性能冗余
- 镜像迁移操作:
- 通过ECS控制台创建自定义镜像
- 跨地域迁移时使用「复制镜像」功能
- 安全组同步:导出旧安全组JSON配置文件并导入新实例
- 数据增量同步:在业务低谷期进行最后一次增量数据同步
三、数据校验与测试
迁移后必须执行验证流程:
- 使用
md5sum
比对关键文件的哈希值 - 测试负载均衡器与新实例的连通性
- 验证数据库事务完整性和索引状态
建议采用灰度发布策略:逐步将10%、30%、60%的流量切换到新服务器
四、关键注意事项
- 迁移窗口选择:避免业务高峰期,建议在02:00-05:00实施
- 回退方案准备:保留旧实例至少72小时,配置DNS TTL为300秒
- 权限管理:迁移期间禁用非必要账户的SSH访问
五、后期维护建议
迁移完成后需执行:
- 删除过期快照释放存储空间
- 配置云监控告警规则,监控CPU/内存/磁盘IOPS
- 建立自动化备份策略,建议每日增量+每周全量备份
通过合理使用阿里云SMC工具与镜像服务,结合完善的测试验证流程,可实现在4-8小时内完成服务器迁移并保证业务连续性。建议每季度进行迁移演练,熟悉控制台操作流程。